第(2/3)页 没办法,老朱当皇帝,谁敢不听? 就好像乔丹当教练,面对三个包抄怎么办,乔丹眼里就是这样那样这样,得分就行了。 但对于大部分的球员来说,这种事,只有乔老爷能办法。 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臣妾做不到啊! 朱元璋这样的一代雄主,将臣下治理的服服帖帖的皇帝,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后世子孙竟然会把皇帝做到那等憋屈的程度。 甚至还要吊死在歪脖子树上! 也就是老朱不在了,不然他铁定把崇祯给抽死算了。 苏璟并未对老朱的说法给出评判,而是说道:“陛下,天下无仗可打,武将便会势弱,但还有一件事,更加的重要。” “大明是如何选拔人材的?如此广阔的疆域,想要治理,必然需要大量的人才。” “今年是大明科举的第一年,虽然我说过,这一次的科举必然不会让陛下满意,但科举选材必然是大明日后的主流。” “不仅仅是陛下当朝,之后的大明,也必将延续科举,不断的为国家选拔人才。” “而科学选拔的人才,都是读书人,他们是天生的文官一属,如此一来,文官便出现了不断的传承交替,大明各部的官员,也会渐渐被读书人所占据。” “至于武将么,总不能让他们和读书人一起去科举吧?而正常军功晋升的路子,也会因为无仗可打而变得越发的艰难。” “此消彼长之下,大明朝堂以致整个朝廷系统,文官的数量会逐渐碾压武将。这一点,陛下应该能想明白吧。” 科举是一件非常伟大的创举,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无非是看站在谁的角度上了。 朱元璋沉默了,苏璟所说的事情,已经如此的清晰,不容他想不明白。 苏璟端起茶壶,但又放下了。 这茶水可不能再喝了,不然又得去上厕所了。 内院小亭突然变得安静了下来,一阵风吹过,有树叶掉落,飘飘洒洒的落在了院子里。 “苏璟,即便如此,只要皇帝有御下之术,总不至于让那些臣子翻了天吧。” 朱元璋冷漠的声音响起。 苏璟点头道:“那是当然。” 关于大明御下之术最厉害的皇帝,其实还不是朱元璋。 得是那个修道皇帝嘉靖。 在位几十年,只管修道,却也把朝堂平衡之术玩弄的非常好。 只不过,嘉靖皇帝,肯定不会是老朱想要的继承人模样。 “陛下,这天下数百年之王朝,不可能每一代皇帝都是明君,唐朝宋朝皆是如此。” 苏璟淡淡道:“唐太宗李世民何等雄才大略,他又何曾想过唐玄宗李隆基晚年能昏庸成那样。宋太祖赵匡胤乃是开国之君,他也不会想到,宋朝的昏庸之君那么多,甚至还有宋高宗赵构那等贪生怕死的皇帝。” “大明如今草创,陛下自然是雄才大略,太子亦是文武双全,腹中韬略。但之后呢?皇位更迭,总会有新的皇帝上位。” “李世民和赵匡胤,他们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后继皇帝都英明无比吗?但他们做到了吗?” 身为开国皇帝,想要自己开创的王朝千秋万世,这样的想法太正常了,苏璟也理解。 不过想是一码事,做又是另一码事了。 朱元璋面色明显难看了起来,但终究还是克制住了。 没办法,苏璟说的的确是有道理的。 无谓的辩解,只会更加显出软弱。 “陛下。” 苏璟想了想还是开口道:“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无论是什么都有大量的空缺。” “大量的土地,大量的官职,全都可以任由陛下去安排,去赏赐。” “但大明不可能永远重复开国,土地和官职空缺,终究会被全部的填满。” “到了那时候,作为最强大的上升渠道,科举,便会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存在。” “读书人会抱团,会有师徒传承,甚至是联姻构成血脉联系,世家便会形成。” “普通百姓越发的难以出头,所有的资源都掌控在勋贵和世家手里,一旦大明的皇帝稍弱,那他们立马会变得强势起来。” “当然,不可否认,他们对于大明的强大,也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读书人好不容易掌握了权力,又怎么会任由武将出头?” “人都自私的,读书人巴不得这大明朝堂上下全是自己人,若是此时皇帝说要去打仗,陛下觉得文官会不会劝阻?毕竟只要打仗了,那就意味着武将出头的日子到了。” “而且,大明国力强盛,势必是不断的休养生息,积蓄力量,这段发展的期间,百姓肯定也会生活的无比开心舒适。若是此时皇帝要打仗,百姓又得勒紧裤腰带,陛下觉得百姓会支持吗?” 苏璟原本想要继续说点什么,但想想还是闭嘴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