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死亡游戏-《我有一座小酒馆》
第(3/3)页
弹珠是由玻璃制成的彩色小球。弹珠的直径大约是一厘米左右,普通多半是纯色透明的。
而有些弹珠里面会有一些小气泡,有的里面则是嵌入各种图案,有类似树叶花瓣的,也有如弯月般的,也有数条彩线的,往往在阳光照射下就折射出缤纷的光泽。
西周开始就已存在了。至战国时期则大为流行。
发掘的战国时期墓葬中其随葬玻璃器几乎均有玻璃珠。
它的发展是与技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玻璃质地更加洁净分不开的。
兼之人们佩饰用玉石较少,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推动玻璃珠生产的大量化、精美化。
1978年胡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了举世瞩目的成套编钟,更出土了许多玻璃珠串,此图的两串玻璃珠均为此墓中的随葬品。
其中一串由七粒单色玻璃珠穿成,珠成圆形,紫褐色,表面光洁,器形规整。
另一串珠子装饰精美,为典型的蜻蜓眼玻璃珠,多呈大小不等的扁圆体,以浅蓝色或绿色为基色,表面饰以数个白色、浅蓝色的类同心套环,其中心部位略高于四周,呈凸起状。
此串玻璃珠应是以缠丝法制胎,再分别蘸取白料和浅蓝色料,呈环状点于珠胎之上,在两者均未完全凝结时粘接而成的。
蜻蜓眼玻璃珠为春秋战国时期玻璃珠的主要形式,同时它还遍布中亚、西亚及北非各地,是中西方玻璃器所共有的品种。
此串中每个珠体的尺寸均不同,除一粒为绿色菱形外,其余形制均为扁圆体,中有穿孔,造型呈统一性。
这些玻璃珠色泽艳丽,造型规整,体现了较高的技术水平,可作为战国时期玻璃珠的典型代表。之后,弹珠的材质包括廉价的石头和昂贵的大理石。
19世纪初,出现了用陶瓷制成的弹珠。1870年后,出现可大量生产的黏土弹珠。
不过,真正使弹珠大放异彩的是1846年由一位d国玻璃工匠制作的玻璃弹珠。1890年,从丹卖移民到艾美瑞肯的马丁·克理斯丹森(ma
ti
f. ch
iste
se
)发明了能大量生产玻璃弹珠的机器,1905年申请专利后,他在美国俄亥俄州开了一家工厂。
到了1914年,他的工厂每月可生产上百万颗玻璃弹珠。打弹珠的游戏历史悠久,据说起源于16世纪,当时两名年轻人,同时喜欢上一名女孩子,便决定用弹珠比赛分胜负,打弹珠的游戏便因此产生。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前,很少儿童没有摸过弹珠的,它多样式的玩法,总是让孩子们玩得乐趣无穷。
孩子们不只是爱玩弹珠的游戏,也爱收集弹珠!
尤其是男孩们,更是将弹珠视为宝贵的财产,卡其裤口袋装得鼓鼓的,往往里面就是放了许许多多的弹珠呢!如果能在游戏中赢得许多的弹珠,自己在孩子群中往往就能获得大家的崇拜,因为那代表着你拥有超高的打弹珠技巧喔!但是,如果你的弹珠都只是花钱到店里买来的,那么就算拥有再多弹珠,也常常会被其他孩子们嘲笑。
唯有靠自己技术能够赢得许多弹珠,才算是孩子群中的厉害人物!
可以一对一单挑,也可以数名玩家一起进行。玩法通常有2种,即“出纲”或“打地洞”。
前者玩法是在地上画线为界,比看谁先把对方的珠球打出去,遭打中的弹珠就被吃掉,这有点像打桌球。
后者则是事先在地上挖出几个洞,先把弹珠打进洞里一方为赢,这与打高尔夫球又有几分相似。
打框此玩法风靡全球,乃最具魅力的玩法。画两条边界线,在靠近一边界线端(称为终点线,另一条称为起点线)画一方框。
各玩家在框中放入相同数量的弹珠。各玩家先比远(从终点打出比谁更靠近起点,出界最后一个打)决定出场顺序。
按顺序开始从起点出发,目的是将方框中的弹珠打出框(打出即归你)。
自己弹珠进入方框后即死亡。专业名词:火烧(自己弹珠打到框里弹珠后又碰触其他玩家的弹珠,需重新打过);埋死(自己弹珠进入框中停止,立刻死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