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华粱看着其他人都赞同的样子,也没再说话。 这些人现在说是米粮里掺杂红薯一起赈灾,但不用想,后面肯定会变成全是红薯的赈灾。 他提醒的,其实是这种事情。 不过现在还没走到这一步,就算在场有人听懂了他的话,也暂时不想去细究。 夏阳江看了沈华粱一眼,说道:“既如此,那便用此次收上的青苗钱去购买红薯。” “加上夏粮一起,暂且先运一部分往苏北地区。” “好让当地官府能尽快组织人手去开凿新的海口,引排积水。” 石有为点头说:“我这便去安排。” “不过此次事关重大,不容有失,朝廷最好再指派钦差前往苏北。” “一是安抚人心,二是监督赈灾情况。” 苏北那边每年都会指派巡盐御史前往。 但如今发生了这样的大事,巡盐御史得忙着盐场的事情,对于赈灾估计是分身乏术。 再指派一个钦差,确实很有必要。 但人选的话…… 罗镜文在思索着,要派什么人去。 这种赈灾是苦活,可一旦赈灾完回来,那就是大功。 想去的人会有,不想去的也有。 在他考虑的时候,夏阳江突然说:“如今正值夏收,税粮入京,又有几处灾区要处理,朝廷的诸公恐怕都不能离开各自的岗位。” “我前两天收到江东提学钱远洲的奏疏,他今年任期将满,马上要回京城述职。” “不如直接派他前去苏北,帮助处理当地的灾情?” “钱远洲?” 罗镜文念着这个名字,总觉得有点熟悉。 一旁马英伟的表情在听到这个名字后,顿时变得有些高深莫测。 在场的这些人还没有想起来,但他是立刻就想起来了。 钱远洲在调往江东之前,是江陵一带的提学都督。 而他的小师弟苏誉,当时就是被钱远洲取中为江陵府院试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