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老子的类比思维-《庄子的故事》
第(3/3)页
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七十四篇里,是这样讲的: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七十五篇里,是这样讲的: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七十七篇,是这样讲的: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老子讲治国,用的也是类比思维。
还有!老子对如何更好地处理社会关系,也用了类比思维。请看!
在《德经》也就是《道德经》第七十九篇里,是这样讲的: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