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对道德经的误解-《庄子的故事》


    第(1/3)页

    老子道德经文的第十九篇,也被世人误解了,被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断章取义了。笔趣Ω阁Ww『W.  biqUwU.Cc

    《道德经》第十九篇原文如下: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从原文可以看出,又能被世人和学术奸细,以及庸俗学者和所谓的哲学家,断章取义了。这些人抓住文中的“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以及“绝学无忧”不放。

    以上词语都是违背当时以及后世的主旋律,违背现实生活的违禁词,都是违背主流思想的。

    其实!有时主流思想并不是正确的。

    如果主流思想都是正确的话,历史就不用改朝换代了。是不是?

    在老子时期、在老子之前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是很乱的。不仅仅是很乱,是很混乱,那个时期被后人取名为“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不仅混乱,而且!时间很长。

    其原因是什么呢?

    是因为几百的大周统治、教化,已经把大多数人的思想教化成为固定模式了。也就是说!脑筋急转弯转不过来了。结果!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成就了他们的风云人生。

    世人都是“傻子”,还不由他们这些人叱咤风云?

    历史也证明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思想都是不正确的。要不!就没有那么混乱了。

    正确的思想被庸俗的智者给扼杀了,被君王的皇权给扼杀了。正确思想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只是受益于某些智者。广大地人民群众因为无缘接触到正确地思想,加上思想僵化始终对大周抱着幻想遵守周礼。结果!无法摆脱面临的生活、摆脱困苦。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其实!这一篇是从上一篇延续下来的。单独地解读这一篇,不容易让人理解。要是结合上一篇来理解,就好懂了。

    上一篇,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文》第十八篇,原文是: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这句话是承袭“国家昏乱,有忠臣”而来的。

    所以!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了:绝圣弃智这里的“圣”和“智”是两个所指。圣!可以解读成为君王、最高权威。智!可以解读为“忠臣”、为君王出谋划策的智者、大臣。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