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发难-《明王首辅》


    第(2/3)页

    尽管自“靖难之役”之后,坐了江山的明成祖朱棣严令各地藩王及宗室子弟不得擅离藩国,不得结交地方官员,更不得结交京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禁令已经没有刚开始时的约束力了,甚至已经形同虚设。

    况且同在一个屋檐下,彼此低头不见抬头见,藩国所在的地方官员自然都不可避免地与本地的藩王有所交集,杨廷和作为四川新都本地人,又怎么可能与蜀王没交情呢?

    当杨廷和还在京中为官时,确实能够相对严格地要求自己,尽量不与蜀王产生利益上的纠葛,可是当他致仕之后就不是这样了,没有官职在身的他便开始放飞自我,出入蜀王府宴饮也是常有的事。

    恰好前年杨廷和病重,谪戍云南永昌卫的杨慎请假回新都探望父亲受阻,最后不得不求助蜀王朱让栩。这种小事,朱让栩自然不可能不帮,所以就跟镇守云南的黔国公沐绍勋打了一声招呼,沐绍勋自然得卖蜀王的面子,转身就给永昌卫的指挥使打了招呼。

    于是乎,杨慎便成功请假回到四川新都探望病父杨廷和了,杨廷和见到儿子归来,自然十分高兴,病也就渐渐好起来了,但是呢,杨慎事后却没有返回戍地,而是继续在新都逗留,甚至四处游山玩水,以文会友。

    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官员也愿意卖前首辅杨阁老的面子,就当不知就是了,即便杨慎一辈子不回云南永昌卫报到都没问题,可是偏偏就坏事了。

    杨慎竟跑到汉中去,不仅以文会友,还聚集了一批在政见志同道合的读书人,隔三差五就开社讨论时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结果就被西厂的人盯上了,最后一锅端掉,说冤其实也不算冤。

    最要命的是,杨慎等人竟被扣上了意图谋反的罪名,蜀王朱让栩这下急了,黔国公沐绍勋也急了,派人给朱让栩写了一封信,虽然信上写得很委婉,但概括起来的意思就是:“麻麻屁,此事马上给老子摆平,莫要连累老子。”

    蜀王朱让栩后悔不迭,急急派了一名能干的主事,带上丰厚的资财,还有各种玩稀古玩字画,进京打点疏通关系。

    这名主事姓王名通,秀才出身,能干是挺能干的,就是多少沾了点书生意气,他瞧不起太监,特别是像毕春这种自宫的太监,所以他入京后虽然四处拜访朝廷重臣,可就是不去求毕春这个死太监。

    本来蜀王朱让栩只是从中打了一声招呼而已,即便最后查出来,最多就是受点处罚,所以王主事自认问题不大,把朝中几位大佬拜访一遍应该就没事了,特别是负责此案的刑部尚书张璁,虽然最终没有收下他送的重礼,但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还答应他会秉公办案,绝不会连累蜀王。

    所以王通就彻底放心了,在京中住了下来,只等着案件了结就动身回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