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〇章 机要三处-《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3/3)页

    “是的,我之前让你去查的事情怎么样了?”

    “陛下,您是指联军用的武器吧。”季莫琴科确认道,最近他要查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陛下,最近战场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枪,跟他们之前用的线膛枪不同,这种枪依然是前装线膛枪,但是他们使用火帽击发。不过他们使用的子弹依然是米涅弹。”

    “很好,你们做的很棒,之前搞到的样枪,我们的兵工厂已经开始生产了。”

    战争是传播科技的最快途径,人们在战场上经历了血与火之后,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去追求新的科技。

    董书恒一直非常注意对自己科技成果的保密工作,只是在远东的战场上在沙俄人面前展示过新步枪。而在远东跟俄国人打的都是歼灭战,武器流失的概率很低。

    洋人只能在中国少数的几个港口活动,根本不能进入内陆,这也让复兴军武器的秘密得以保守住。

    枪支还在其次,无烟火药才是最主要的秘密。

    后膛枪的难度并不大,现在的欧洲人基本上都能够制造出来,只是他们不愿意用罢了。

    像英国人现在用的恩菲尔德1853性能已经非常棒。

    他可以向500码以内的集群敌人射击,终点动能足以杀伤900码左右的敌人。

    而且十几秒钟就可以射出一发子弹。

    董书恒现在已经不是很担心枪支流出去,他担心的是火药流出去。

    如果没有无烟火药这个技术壁垒,复兴军所保持的武器代差很快就会被追平。

    俄国的工业能力虽然不如英法,但是他们很早就开始向西欧学习,所以他们的技术水平虽然不算先进,但是沙俄的体量很大。

    从1820年开始,俄国人每年从欧洲进口的机器设备,每年增长一倍。

    大量的工厂被建立起来,他们生产的产品销售地中海沿岸以及波斯湾的阿拉伯人那里,跟英国人产生了竞争。

    而且俄国人还出台了关税保护政策。

    这也是这次英国人陪着法国人一起干沙俄的原因之一。

    “陛下,我们发现,联军的援军中有一支八千人的清国军队。但是这些人,跟我们了解的清国人有些不一样。他们没有辫子,军装也不同,他们用的枪和联军用的差不多,也是前装线膛枪。”

    “根据我们从别处了解的情况,他们称这支军队叫淮海军,似乎是清国一个新崛起的军阀。”

    “跟远东的那伙人有关系吗?”

    “对不起,陛下,远东那边传回来的情报太少,在那种地方,如果要是战败了,连想逃回来都很难。”

    “季莫琴科,你派人去一趟鞑靼人那里,了解一下清国的情况。”亚历山大二世用手指敲击着桌面,对季莫琴科补充了一个命令。

    自从英法在海上对沙俄进行封锁,沙俄对外界的信息获取渠道就断绝了。

    这场战争不仅局限在路上,在海上除了黑海以外,英法联军还派遣海军封锁了沙俄的白海以及芬兰湾。

    他们甚至强行扣押沙俄的商船。还试图从芬兰湾进攻沙俄首都圣彼得堡。

    虽然联军进攻圣彼得堡的企图失败,但封锁让沙俄损失巨大,也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陛下,我们的人还发现,自从去年以来,有很多清国人到达欧洲,他们大多进入各个大学学习。”

    普鲁士的阿尔达伯特亲王去年去了一趟清国似乎是和清国的那位淮海军总督达成了什么协议。

    他回到欧洲之后,对那些清国人多有照顾。

    提到普鲁士人,亚历山大二世心中就是一阵怒火。

    这次与英法发动战争,普鲁士和奥地利都违背了神圣同盟的诺言。

    他们都是小人。

    “哼,卑鄙的普鲁士人已经下贱到跟清国土著做朋友了吗?真是丢白种人的脸。”亚历山大二世恨恨地说道。

    “另外,陛下,这伙在欧洲的清国人,有一个领头的人叫王韬。他在欧洲非常的活跃。最近正在试图参加我们在维也纳的谈判,理由是他们也是联军的一员,甚至此人到处宣扬他们在远东战场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亚历山大二世知道英国人一直忌惮沙俄在远东的出海口,他们害怕这会影响的到英国在太平洋的利益。

    早在几年前,英国人从加拿大出发的捕鲸船就曾试强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港。

    没想到英国人做不到的事情,竟然是落后的清国帮他们做到了。

    [space]


    第(3/3)页